四川省2018年对外贸易工作要点
来源:外贸处发布时间:2018-10-10阅读:
    为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推进四川外贸高质量发展,结合对外贸易发展实际,2018年全省要着力抓好4个方面的15项工作。

  一、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狠抓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落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刻领会对外贸易在我省立体全面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深入贯彻省委“一干多枝”发展战略部署,对内推动“一干多枝、五区协同”,对外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全面推动我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外贸促进三年行动方案》和“对外贸易1+5工程”,围绕三大主题,推进三项建设,狠抓八项工作,夯实外贸发展的区域、产业、企业基础,全力扩大优势产品出口,为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全省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增长,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增强,中西部贸易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2018年全省进出口增速与GDP同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超过70%和60%;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10%;力争进出口实绩企业突破5000家,进出口上5亿元人民币的企业达100户。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实施“对外贸易1+5工程”。

  1、大力实施“对外贸易1+5工程”。进一步实施“外贸+”战略,大力开展“外贸+大环境”、“外贸+法制”、“外贸+产业协同”、“外贸+科技”、“外贸+人才”、“外贸+金融”等建设,促进对外贸易一体化发展。着力夯实基础,强化企业、产业和市(州)对外贸发展的支撑作用;着力动能提升,推进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着力深化改革,推进外贸创新发展;着力市场拓展,不断完善国际市场营销体系;着力监管服务,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二)紧紧围绕3大主题开展工作。

  2、围绕“企业培育强化”主题,分类推动外贸实绩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坚持一类一策、一企一策,分类抓好2万多家获权企业的帮扶和培育工作。充分挖掘存量,切实做大增量,突出重点市州,发挥百户重点企业和潜力企业的支撑作用。改善招商引资结构,加大制造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推动加工贸易企业队伍持续增长。加强手把手培训指导,提升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能力和外贸占比。

  3、围绕“外贸产品走出去清单管理”主题,丰富产品调优结构。发挥四川茶叶、蔬菜、水果、生猪、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建立“农产品走出去清单”;实施“促进川菜走出去行动方案”,建立“调味品走出去清单”;发挥四川悠久厚重的文化资源优势,建立“文化产品走出去清单”;发挥部门共同推进贸易便利的联动优势,建立“外贸重点监测企业清单”。通过实施走出去清单管理,发挥四川产业特色优势,调优外贸产品结构。

  4、围绕“企业联合共享推动”主题,多方位挖掘共享发展资源。发挥骨干企业和行业商协会在市场渠道、外贸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支持企业抱团出海。持续开展“万企出国门”活动,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搭建平台,推动形成千军万马闯荡国际市场的生动局面。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微生产型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共享四川自贸区建设契机,用好海关特殊监管区及粮食、水果等口岸的特殊政策,促进外贸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三)着力推进3项建设。

  5、推进企业联盟建设。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资金实力、外贸人才、市场渠道、需求信息等资源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区域、产业建立企业联盟,带动行业抱团发展对外贸易,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走出去。

  6、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外贸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通过实施“外贸+”战略推进外贸部门和省、市、县(区)政府部门外贸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国际营销体系以及企业联盟等建设推进国内国际外贸信息资源的整合,着力打造由政府部门牵头、骨干企业主导、商协会支撑、上下合力、内外联通、公开透明的外贸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全省一体化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7、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积极发展跨境电商,鼓励和支持市州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以出口为导向,推进跨境电商与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和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供应链管理等新贸易方式,鼓励开设海外仓及线下体验店;深入推进中国(成都)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指导有条件的市(州)复制推广成熟经验做法。加快培育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市州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生产型企业提供报关、报检、金融等综合外贸服务,带动和培育更多中小企业做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外贸新业态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推动市场采购贸易发展。

  (四)不断强化8项工作。

  8、建设“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外贸全方位发展格局。全方位构建国际营销体系,以“万企出国门”活动为抓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国(境)外分支机构、建立营销网点,鼓励企业建立“海外仓”、子公司、办事处、商务平台、专卖店、展示中心、仓储中心等。按照省政府《关于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实施意见》部署,突出南向贸易通道建设,巩固拓展南向省际、区域间经贸合作,着力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及澳新国家贸易合作。充分用好和积极争取口岸资源,依托“蓉欧快铁”深化大通关合作,提高集货能力和使用效率,盘活大通道经济。促进宜-泸临港开发区与“蓉欧快铁”的联动联运。大力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申建工作,推动进境粮食、整车、肉类等指定口岸有序扩大进口。

  9、构建“一干多枝、五区协同”的外贸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全省五大经济区对外贸易均衡互补协同发展。成都市要发挥好全省外贸的“主干”支撑作用和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在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下足功夫;环成都经济圈城市要积极与成都市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着力提升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小型机械、农产品等产业的外向度,切实提升环成都经济圈对全省的外贸贡献度;川南经济区要提升智能终端、化工、重型机械、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出口规模,以泸州、宜宾为区域中心,充分依托口岸优势,大力建设外贸通道,发展临港经济,推动川南经济区外贸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川东北经济区要突出成渝经济区节点优势,着力扩大机械制造、冶金建材、能源化工、纺织服装及农产品的出口规模;攀西和川西北经济区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大市场推广,拓展营销渠道,提升新材料、精品钢材和高原生态农业的国际知名度。

  10、有效扩大进出口规模。以龙头企业、产业集群、重点园区为依托,依托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5+1”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外向型产业,扩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家用电器、汽车及配件、金属制品以及农产品、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等“四川造”产品出口规模;分层推动园区、基地等外贸载体建设,推进外贸基地转型升级;加大非自营出口清理和转化力度,分类分层推动企业实现自营出口。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研发,加大创新力度,大力培育品牌产品,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着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幅降低进口关税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引进力度,大力进口生产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性产品,促进技术进步、工艺升级,同时要积极有效扩大消费品进口,满足消费者高质量生活需要。

  11、推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联动发展。深入贯彻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大力承接国际国内加工贸易订单转移、企业转移、产能整合,积极推进加贸企业增资扩股、技改研发、企业并购,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抓好配套企业建设,推进加贸企业集群集聚。鼓励企业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有机结合,实现全省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竞相发展,做大做强一般贸易、提高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创新发展、提升加工贸易进出口效益。

  12、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坚持不懈推进“自主品牌出口增长”计划,打造四川产品、产区外贸品牌。支持企业开展境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及资质认证。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努力提升技贸结合度、产学研结合度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资源能源进口,引导企业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13、抓好“三外联动”发展。发挥外资、外经对外贸的促进作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251行动计划”和国际产能合作“111”工程,大力发展境外工程承包和投资,带动“四川造”产品出口。

  14、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强财贸、关贸、税贸、银贸、检贸、运贸协作, 及时沟通运行动态情况,研究解决转型发展中的问题,落实外贸便利化措施,营造法制化、国际化的发展环境。

  15、加大对外贸形势的前瞻性研究和对外贸工作的指导力度。清醒认识2018年外贸发展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及时分析汇率剧烈波动、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着力完善对外贸运行和发展形势监测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外贸形势的研判,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基层和企业,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提高对外贸工作的指导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