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四川)
序号 |
成果名称 |
入选批次 |
成果描述 |
成效 |
国务院发布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 |
||||
1 |
公证“最多跑一次” |
第五批 |
改革“取证方式”,减少申请材料要求。变群众提供材料为主动收集材料,变书面审核材料为实地调查核实。创新“办证模式”,变群众跑路为数据共享。推行网上办证、远程办证、上门办证模式。提供延时服务、延伸服务、预约服务、加急服务。 |
公证“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试点以来,群众办证得到了极大方便。试点公证机构为群众收集调取证据4.3万份,提供房产信息查询3.4万次,与市不动产交易中心共享公证书18万余份,提供周末和节假日公证服务6000余人次,办理加急服务上万次,减免当事人公证费120余万元,直接服务群众8万余人次。 |
2 |
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 |
第五批 |
税务机关提前调查企业出口和购货真实性,将原本在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申报后进行的生产经营情况、供货企业风险、备案单证等核查和服务程序,提至出口退税申报前。企业申报后,税务机关可快速对按规定不需发函调查的疑点给出核查结论,提高办理效率。在遵循现行出口退税管理规定、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生产型出口企业及其全部供货企业都归属同一主管税务机关的,可推广出口退税服务前置。 |
极大优化川南临港片区营商环境。川南临港片区还将试点推出出口退税前置服务、全程电子化、退税贷等服务“组合拳”,构建出口退税“高速通道”。截至目前川南临港片区内企业通过出口退税服务前置模式成功获得出口退税款达3696.8万元。 |
3 |
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 |
第五批 |
支持回程开展以集装箱为单元的中欧班列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业务。建立铁路部门联系机制,联合制定回程中欧班列集拼集运运输方案,细化作业流程,针对有加挂需求的集装箱,配合做好补轴、补货作业组织,提升作业效率。 |
通过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创新,班列信息前置、仓位共享、按期集货、平行作业,有效整合了零散货源,实现了中欧班列内外贸货物混装、混载。根据试点情况,“集拼集运”模式使中欧班列(成都)重载率提升10%,开行成本进一步降低,并成功探索出西南内地与西北边境省份协同开放、合作共赢的新范式,促进了四川与新疆的贸易发展。 |
4 |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 |
第六批 |
通过电子税务局向企业推送预申报数据,智能辅助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便捷申报。 |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每年可减少申报约8-25次,大幅度高申报率、准确率,大幅降低了税务行政管理成本和办税压力。 |
5 |
企业‘套餐式’注销服务模式 |
第六批 |
地方根据权限范围确定企业联合注销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的清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企业信息公示平台设置“套餐式”注销服务专区,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终止有关业务需经批准的,可多项同步注销。 |
大幅度简化企业注销的办理程序,显著降低企业退出的制度性成本,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
6 |
冰鲜水产品两段准入监管模式 |
第六批 |
对海关一般信用及以上的冰鲜水产品进口企业实施“附条件提离”,企业出具书面承诺,海关抽样后口岸放行,利用检测绿色通道实施“合格入市”,企业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即可向销售商配送,但不得上市销售。检测结果异常,主动召回;检测合格,立即上市。海关定期开展监控计划和食品安全管理核查,企业定期提交配送销售管理证明资料,海关抽查“附条件提离”落实情况,强化入市前风险监管。 |
帮助企业缩短货物放行时间3-5天,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网络覆盖范围。 |
7 |
分布式共享模式实现银政互通 |
第六批 |
通过规范数据接口实现银行与相关政府部门专线联通,拓展基于银政信息实时共享的服务项目,实现抵押登记、抵押注销等业务的高效办理。 |
银政通平台已有公积金和不动产两类业务,对成都辖区内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公积金中心、银行网点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平台共接入银行机构137家,公积金业务量累计达285万笔。 |
8 |
空铁联运一单制货物运输模式 |
第六批 |
推动航空运输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合作承运人与货运客户签订“空铁联运单”,共同负责全程运输,分别承担相应运程责任。承运人收揽货物后,通过铁路或航空将货物运至中转站,进行“班机+班列”的衔接转运,完成下一运程。 |
自2018年5月实施以来,完成8批139件跨境及国内货物,比非“航空+铁路”联运的物流节约10%-40%的运输时间。 |
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
||||
9 |
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 |
第三批 |
建立“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对案件类型和要素进行抽象和模块化归纳,形成“两表指导、审助分流、集中审理、判决简化”为特点的要素式案件审理流程创新;“集约化管理、专业化分工”为特点的集约化案件管理机制创新;“标准和操作”为特点的案件质量控制创新。 |
2018年以来,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审理继续推行快审机制,并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速裁团队2名法官先后妥善审结了涉及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国窖1573、中华铅笔、云南白药、奥飞动漫、小米等知名商标以及涉及索尼音乐作品的类型化案件2139件,案件平均审结时间104天,较2017年下降15天,为权利人挽回损失超过1800万元。四川省具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推广快审机制,均取得良好的反馈效果。 |
10 |
“自贸通”综合金融服务 |
第三批 |
通过政策性引导、市场化运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方式,建立自贸试验区内针对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外向型中小微企业扩大进出口,降低企业的融资和结算成本。 |
“自贸通”金融服务已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58家企业提供“自贸通”综合金融服务,为18家中小外贸企业发放“自贸贷”6200万元,18家外向型中小微企业累计进出口结算量超过1000万美元。 以某小型外贸进出口企业为例,在合作商业银行办理贷款500万元,年国际结算量达到500万美元,可节约企业年度财务成本42.6万元,其人民币贷款利息较市场水平节约19.6万元;免除国际结算手续费13万元,担保费补贴10万元。 |
11 |
“铁银通”铁路运单金融化创新 |
第三批 |
铁路运输分为国内铁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货物联运两种方式,国内铁路运输使用铁路货物运单,国际铁路货物联运使用国际铁路联运运单。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着手,利用铁路运输单据的唯一可控性,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逐步实现铁路运单金融化。 |
一、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四川省多式联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成都局集团公司与中国银行四川某支行合作的国联运单金融试点进口企业,已在中国银行获得1亿元授信额度。二、为客户提供物流增值服务,实现铁路增运增收。以控货权为基础向物权凭证属性演进,为客户提供“金融+物流”新服务,对拓展市场意义重大。三、提高整体防范能力,实现共赢局面。 |
12 |
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 |
第四批 |
紧扣审价法规,解析铁路运输成本构成,推进重构运费机制、优化物流组织、完善单证格式、规范贸易术语等集成措施,在全国率先实施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实现中欧班列境内段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吸引外贸企业更好的运用陆上贸易通道,预计每年可为通过中欧班列的进口企业节约成本数百万元。 |
开展试点以来,商品范围从汽车整车扩大到进口肉类、红酒、矿石产品,从单箱试点扩大到整列应用,线路从蒂尔堡、罗兹扩展至中欧班列全线路,为企业节约税负成本2%。改革成果获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认可,《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
政策依据:国务院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四川)
主管单位:四川省商务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商务厅信息中心
法定工作日:8:30-12:00、14:00-18:00 办公地址:成都市成华街7号
值班电话:83231147(工作时间) 83226300(非工作时间) 传真:028-83224675 83223610
驻厅纪检监察组,举报来信请寄:成都市金牛区成华街7号,驻商务厅纪检监察组 举报电话:028-12388
Copyright © 2016 四川省商务厅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15777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40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07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