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据第三方统计,宜宾市春节期间商品和服务消费总额89.27亿元,同比增长9.13%,其中商品零售额47.75亿元,增长7.95%,服务消费41.51亿元,增长10.5%。消费市场总体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二、多措并举,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一)开展各类促进消费活动。春节期间,以“天府精品·乐购宜宾”迎春消费月为主线,全市开展促销活动207场次。在中心城区(翠屏区、叙州区、三江新区)、两海景区常态化组织开展免费吃燃面活动,截至2月4日,共核销燃面券62218张,合计金额49.63万元。聚焦冠英街、长江音悦街、竹里香街、李庄古镇等重点消费场景,开展璀璨三江游园灯会、竹巷潮市美食活动、哪吒动漫游戏嘉年华、城乡年货节、“酒润三江·福至僰道”特色美食集市展销会、新春焕新季展销会、长江音悦街春节天天乐、“蛇舞新春 味在叙州”非遗美食展示展销等精品促消费活动。全市参与市场主体超3000户,拉动消费超8亿元,推动市场活跃、群众实惠、经济发展。
(二)精准投放消费券。春节期间,针对市场热门领域,每日投放政府惠民消费券。截至目前,全市共使用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券1222万元,实现消费5025万元,入统2799万元。
(三)全力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各县(区)加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宣传,通过车载广播、乡村大喇叭、新媒体推送、千家万户“敲门”宣传等方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实施宜宾市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针对符合国补条件外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发放4000元—15000元不等补贴。截至目前,全市接受汽车国补申请78笔,接受汽车购新补贴申请964笔,直接拉动消费1.6亿元。二是抓好家装家居市场主体甄选,已选178家门店参加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活动。三是接受家电、3C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申请3.7万笔,直接拉动消费1.2亿元。
(四)网络零售再创新高。开展“宜宾网上年货节”,激发消费热情,让年味不断“升腾”。通过京东、天猫、抖音等知名平台和海狸拾袋、宜宾鲟鲟团、大宜宾等本土平台共同推动,链接全市各电商企业,开展消费满减、优惠专区等活动;整合本土主播、社群团购等“朋友圈”分享、短视频获客线上线下联动促销,助力宜宾企业抓“节日”促销。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市网络零售额实现3.14亿元,同比增长23.76%;实物型网络零售额1.27亿元,同比增长17.25%;服务型网络零售额1.87亿元,同比增长28.60%。
(五)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春节期间,全市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密切跟踪粮、油、肉、蛋、菜、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宜宾江北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蔬菜、水果100余种,蔬菜日均交易量1500吨,水果日均交易量800吨。宜宾绿源超市粮食、食用油、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备货量是平时3倍,万家福超市部分门店开通了24小时服务。与节前(26日)相比,监测的11类生活必需品中,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2类(肉类、禽类),持平的2类(奶制品、饮用水),其余7类商品环比价格略微上升。其中蛋类、食用油、水产品、调味品、粮食均价分别为13.54元/公斤、17.83元/升、38.16元/公斤、7.26元/公斤、5.71元/公斤,分别较节前上涨1.2%、0.7%、0.7%、0.3%、0.2%,水果、蔬菜均价分别为11.23元/公斤、7.69元/公斤,较节前上涨3.5%、3.2%。蔬菜、水果销售价格涨幅在合理区间,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未出现供给异常波动、脱销断档等情况,市场秩序井然。
(六)宣传氛围持续增温。春节期间,针对宜宾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券发放、汽车、电动车、家电促消费政策以及各类促消费活动,FM105.9宜宾交通广播和宜宾应急广播累计播出136频次,共发布系列宣传产品50余条,短视频20余个,全网传播量5000万+。制作除夕到初七海报8张,全面展示推介宜宾美酒美食。央视聚焦宜宾报道《各地推出购新补贴 汽车消费进一步拉升》《川南请春酒亮相2025年非遗晚会》等,四川新闻联播聚焦宜宾《综合补贴落地 点燃消费热情》等。
主管单位:四川省商务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商务厅信息中心
法定工作日:8:30-12:00、14:00-18:00 办公地址:成都市成华街7号
值班电话:83231147(工作时间) 83226300(非工作时间) 传真:028-83224675 83223610
驻厅纪检监察组,举报来信请寄:成都市金牛区成华街7号,驻商务厅纪检监察组 举报电话:028-12388
Copyright © 2016 四川省商务厅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15777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40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07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