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枝花市西区曾是川西南重要煤炭产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辖区老旧社区面临“年轻人口外流、老年群体集中、商业配套滞后”现实困境。江南片区原攀煤集团“三供一业”移交资产长期闲置,社区集体经济增收乏力。部分社区、小区长期无固定生鲜商超,居民的生鲜采购仅依赖流动摊贩上午短暂营业,导致“下午无鲜菜、雨天无供应”。
民生短板倒逼改革。攀枝花市西区紧扣商务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要求,谋划推进联合超市进社区项目,依托社区小场景,构建民生向好新生态。为推动项目从“蓝图”落地“实景”,攀枝花市西区邀请四川德方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零食有鸣”攀西合作伙伴,下文简称“德方商管”)作为联合超市进社区的实施主体,针对不同社区痛点,创新推出多种联合超市合作模式,实现“一域一策”精准服务。
在陶家渡片区,德方商管与陶家渡街道陶苑一家居民服务公司合作,共同推进陶家渡联合超市的筹备运营。社区将闲置商铺、库房作价入股,不仅能享有“收益提成+保底”机制,超市还会从利润中差异化计提公益金,作为帮扶低收入群体的爱心慈善基金。这个合作模式既盘活“沉睡”资源,又为社区治理注入资金活水。目前,该超市上架商品2600余种,依托“零食有鸣”成都供应仓直配模式,砍掉中间流通环节,让居民采购成本显著降低。与此同时,攀枝花市西区以陶家渡联合超市运营为核心枢纽与战略切入点,打通河门口社区店、玉泉社区店与批发端的直采链路,构建高效协同的货源供给体系,成功推动“联合超市进社区”核心供应链资源向社区终端精准下沉、高效平移。
面对小宝鼎社区“生鲜采购难”的核心诉求,德方商管与康达生鲜超市合作,共同搭建生鲜供应链,在社区中心开设200余平方米的百货生鲜超市。超市聚焦居民日常刚需,提供生鲜果蔬、肉禽蛋奶、粮油百货等2000余种商品,通过“连锁商超直采直供”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实惠的食材,彻底终结“上午有鲜货、下午无供应”的窘境。
创新机制破局赋能。两类超市的成功实践,均源于攀枝花市西区创新性推行的“1+1+N”超市进社区工作模式——由知名零售企业牵头,依托“联合超市”品牌,建立N种合作机制,延伸出便民购物、慈善帮扶、就近就业等多个服务场景。这一模式破解了社区“无资金、无经验”运营商业载体的发展瓶颈,借助企业成熟的供应链管理让居民享受到“质优价惠”的服务,构建起“企业盈利、社区增收、居民受益”的三方共赢格局。
“联合超市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是社区治理创新的纽带。”攀枝花市西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陶家渡的“资产盘活+慈善反哺”,还是小宝鼎的“生鲜补位+便民服务”,实质都是通过政企协同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攀枝花市西区将以两大超市为试点,持续深化“1+1+N”模式实践,推动更多联合超市进社区,扩大受益群众的覆盖范围,让“便民、富民、暖民”的成效可感可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