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促消费稳增长系列决策部署,遂宁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鲜明提出“以实业兴市强根基,引客入遂增活力”战略路径,把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作为“砥砺四十载,奋进两千亿”的首要工作。遂宁市商务局以“引客入遂”行动为统揽,聚焦政策激励、活动引流、场景赋能、服务提质四大维度,创新举措、精准发力,着力引客、引流、引资源,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一、政策激励强支撑,激活消费内生动力
一是政策引领。印发《遂宁市实施“引客入遂”行动全方位建设宜居活力城市的实施意见》,每年统筹市级财政资金2300万元,制定支持消费新场景发展、会展经济、视听演艺等10条“引客入遂”优惠优待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构建“1+10+N”政策框架体系,带动旅客“留下来”、消费“热起来”、城市“火起来”。二是资金撬动。发放“悦禧龙年”“遂心遂意健康欢乐节”等消费券超4000万元,覆盖商超、餐饮、家电、文旅等10余个领域,直接拉动消费3.8亿元,间接带动消费超20亿元。针对青年群体精准施策,发放大学生专属消费券40万元,联动景区推出“免门票+消费折扣”组合优惠,吸引3万余名大学生参与。三是以旧换新。深入开展家电、汽车、3C产品、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以旧换新,2024年,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促销活动160余场次,实现家电以旧换新16.5万台、汽车以旧换新4250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1480台,拉动消费12.8亿元,兑付补贴资金超1.5亿元,惠及消费者超12万人次。
二、文体旅融合引流,打造消费热点爆点
一是赛事消费出圈。聚焦打造“成渝赛事第三城”,精心策划“跟着赛事去旅游”,打造“观音湖”赛事活动品牌,举办观音湖马拉松、汽车登山赛、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20余场次体育赛事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20余万人,拉动消费约1.2亿元。二是文旅消费火热。连续举办“S2N”水上音乐节,全网曝光率超3亿。推出大学生街头艺术展演200余场次,吸引留驻人群超50万人次。加快建设四川省影视产业副中心,建立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40余部影视剧作品在遂完成拍摄,推动游客从景点观光游到深度体验游。2024年接待游客1620万人次,实现游客总消费超2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5%。三是餐饮消费多元。“波浪式”开展川渝啤酒龙虾欢乐季、砂锅美食季、火锅美食文化节等特色餐饮消费促进活动370余场次。推出“青豆肥肠”“白芷宴”等10道遂宁名菜,借力美团、抖音打造“天天见面、年年有鱼”IP,推动“一道菜带火一条街”,2024年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2%。开展“十大乡镇美食”、“十大人气面馆”评选活动,陶德砂锅、美宁肥牛、明村餐饮逆势增长,在成都等地开设20余家连锁店,“遂宁味道”香飘八方。
三、场景赋能提质效,构建消费新生态
一是聚焦城市更新。立足沉浸式、体验式消费,打造“天幕里”“烟火里”“仁里水乡”等75个特色消费场景,其中5个入选省级“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创新实施“第五立面”改造近200万平方米,通过空间梳理、业态设计培育出“空中花园餐厅”等20处消费新场景。二是聚焦文脉传承。深度挖掘养心文化脉络、红色资源,聚焦“消费+”农商文体旅康多元融合业,打造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区、“四川红军第一村”、“3536”军工文化资源等25个特色旅游景区。通过要素流动、资本重组和品牌整合,打造海龙凯歌、十里荷画、绿山微湖、天福万象等休闲农业品牌30余个。三是聚焦跨界融合。瞄准演艺、音乐、国货“潮品”,培育出“经开1958活力特色街区”等年轻消费群体喜爱的融合消费场景12个。聚焦电商新业态,打造持卡乐、京东等数字产业园,培育严素、九妹儿等本土网红。大力发展直播带货,举办遂潼电商直播大赛,借助社交电商带来全新购物体验,进一步宣传遂宁产品。
四、服务保障优环境,提升游客体验感
一是提升交通便民水平。新增公交线路1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条,开通旅游公交线路4条,串联灵泉寺、广德寺、龙凤古镇等主要景区。全面落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市主城区免费乘坐公交车、一元跑全城等惠民措施。二是建设青年友好城市。加强城市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增补乒乓球台67个,新增设置健身设施77套,建设足球活动场地1处。强化城市照明设施整治提升,增设灯带1880余条,修剪遮挡光源绿植1270余处。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住房保障体系,为求职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三是游客服务温馨便捷。整合全市政务APP,集成交通、美食、游玩、求助、意见反馈等所有服务元素至“遂宁通”。服务对外地游客轻微交通违章“只提醒、不处罚”,在重点消费地段设置潮汐免费停车位3000余个,节假日免费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在全省率先试点建立外地游客涉旅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快接快办游客诉求,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