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被长江第一泓流水唤醒的城市。
岷江与金沙江在此相拥,汇作滔滔长江浩荡东去。大河开阔,不仅打开了地理的格局,更滋养出一脉醇厚酣畅、鲜辣奔放的“宜宾味”。

图源 视觉中国
水,是宜宾的命脉,也是风味的源头。作为“大河帮”川菜的发源地,宜宾菜承长江活水之利,融蜀南云贵之风,既有大江大河的豪迈,也有市井巷陌的温情。
“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道出宜宾自古水陆码头的繁华。商贾往来、帮派汇聚,各地厨艺食材、厨艺在此交锋融合,广纳百味、敢调敢烹、不拘一格,既有川菜“尚滋味、好辛香”的底色,更添一味“大河帮”独有的活鲜与醇浓。
一碗面 点燃满城清晨
燃面,宜宾面食宇宙的代表之作。干捞裹油,芝麻芽菜花生碎点缀其间,根根面条油润光亮,入口爆烈燃情,丰富、扎实、饱足,是碳水暴击没错了。

一席竹 宴尽山野清风
蜀南竹海苍翠连绵,以竹入馔妙不可言。全竹宴,竹荪蛋清雅如玉、竹筒饭香透心脾、鲜笋炒腊肉脆嫩咸香……一口下去,仿佛吞下整片竹海的精气神。

一宴鸡 炖煨山川精华
兴文石海鬼斧神工,黑羽雪肉的乌骨鸡散养山林之间,自在自得自美,有“十全乌”之称。一桌乌鸡宴,鸡汤醇厚温补,鸡片鲜嫩麻辣,完美融合自然精华与宜宾滋味。

一桌豆腐 尽显匠人匠心
豆腐平凡,沙河匠人匠心,成就“豆腐之乡”。芙蓉豆腐是宜宾人自己的舒芙蕾,麻辣豆腐热辣滚烫,金牌豆腐寓意金玉满堂……一方豆腐幻变224道美味佳肴,寻常也能是非凡。

一笼粑 蒸腾古镇旧事
红桥猪儿粑,糯米包裹馅料,以良姜叶托底蒸熟,软糯咸鲜中透着一缕草木清香,是宜宾人走南闯北仍惦念的故乡味。

还有李庄白肉,刀起刀落薄如蝉翼,肥瘦匀称、蘸水香麻;还有双河凉糕,红糖翻砂、米香清润,是三伏天里一抹温柔的凉意。

宜宾人擅用“泡”与“糟”,泡椒炸烈、泡姜酸辣、糟蛋醇厚、芽菜咸香,这些风味标签,拼出宜宾菜复杂而浓郁的味型地图。
煎、炒、爆、烧、炸,蒸、煮、烘、焖、笃,宜宾菜深谙刚柔并济之道。小煎小炒急火快上,保留食材本鲜;葱爆热炸大火伺候,锁定热烈浓香;慢火笃烧,尽收醇厚;蒸煮烘焖之间,时光缓缓流淌而过。
更不消说宜宾人敢创新——以五粮液入菜提香,借西餐技法重构传统,老味新生。

从凌晨的面条铺子,到夜市的烧烤摊边;从江畔鱼馆的一锅酸汤黄辣丁,到山间竹宴的一盅竹荪炖鸡,宜宾的味,从来不只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生活气质:热烈、鲜活、包容、敢为。

兰峰 摄
长江首城,味在大河;
人间至味,尽在宜宾。
于三江交汇之处,尝一口活水鲜鱼,啜一筷燃面醇香,饮一杯五粮佳酿,从此识得真正“宜宾味”。

张元戎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