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又双叒叕来了!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你“剁手”了吗?
从四川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处获悉,据映潮大数据监测,今年“双十一”期间,四川网络零售额实现664.4亿元,同比增长 10.7%。
哪些“川货”最受追捧?
哪些市州网络零售额增速最快?
数字消费新业态呈现什么趋势?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盘点一下
四川网络零售额实现664.4亿
康定市同比增速达到40.9%
今年“双十一”期间,各大平台流量战先行,价格力断后,助力四川网络零售额实现664.4亿元,同比增长10.7%。行业结构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583.6亿元,同比增长8.0%;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实现 80.8亿元,同比增长35.0%。

此外,“双十一”期间,网络零售额0.5亿元以上区县中,康定市、九寨沟县、都江堰市、夹江县、江油市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位列前五,其中康定市同比增速达到40.9%,表现亮眼。
“‘双十一’作为年度大型促销活动,是下半年主要的消费节点,亦是观察消费趋势变化的重要窗口。”省商务厅电商处相关负责人说。
从供给端看,传统电商与内容电商平台齐上阵,电商平台内容化趋势加强;活动回归低价初心,减少套路,合规经营;直播电商、AI技术、大数据算法等持续赋能电商发展;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加速融合,“本地供给+即时需求+即时配送”新零售成“双十一”重要风向;快递物流仓配一体化,为物流提速增效,提升购物体验。
从需求端看,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分化,实物商品消费趋于理性化,全方位洞悉自身需求成为决策核心。新兴消费群体崛起、新型消费观念盛行推动细分市场发展。服务消费需求精细化,倒逼服务供给多元化。
聚焦“价格力”
消费新群体、新观念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双十一”期间,四川实物型优势行业中,食品保健、3C数码、服装鞋包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三,行业占比分别为26.5%、16.5%、11.2%。

首先秋冬时节外养内调、低成本抗老等养生方式受热捧,养生保健品类中益生菌、叶黄素、胶原蛋白肽热销;伴随家装群体年轻化,具备远程控制、语音指令、适老化功能的家居家电产品热卖;美容护理热销品类中,面部精华、粉底遮瑕、口红热度指数位列前三;“叠穿”“层次感”“宽松”等成为服装电商高频关键词,女靴、女士羽绒服、秋衣秋裤等品类热度指数排名靠前;“攒金豆”成为95后中流行的理财方式,黄金手镯、黄金吊坠、黄金戒指等黄金饰品销售走俏。
“服务供给”升级
“上门服务”“陪伴服务”成新潮流
服务消费成为“双十一”重要的“新供给”增量,生活服务业态进一步向精细化和便捷化延伸。

“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优惠与休闲娱乐、出行旅游等场景拓展,带动四川休闲娱乐网络零售额实现10.2亿元,同比增长52.3%。元旦、春节出行预热,各大旅行社、电商平台纷纷借势丰富供给,推出机票盲盒、不限次数飞行套餐,酒店通兑等优惠商品;四川在线旅游网络零售额实现39.5亿元,同比增长47.9%,其中成都欢乐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自贡方特恐龙王国等景区热度较高;技能培训迎来供需“双向奔赴”,四川在线教育实现网络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 11.9%。
线上服务型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加速释放,一方面,以“上门代厨”“上门喂养”等为代表的“上门服务”成为年轻人追求效率与便利的新潮流。另一方面,涵盖线上线下、多领域的个性化“陪伴”服务消费火热,“双十一”期间,以“陪逛”“陪诊”“陪聊”为代表的服务型消费得到较好增长。
多业态融合下沉
点燃农村本地生活服务消费活力
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双十一”期间,四川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171.5亿元,同比增长16.9%,农村消费市场持续向好。从农村网络零售结构看,四川农村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142.9亿元,同比增长13.1%;四川农村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实现28.7亿元,同比增长40.2%。
四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45.9亿元,同比增长9.1%,行业中,水果、茶饮、草药网络零售额排名靠前,橙子、猕猴桃、苹果等品类持续热销。

旅游方面,温泉、滑雪、古镇等主题游及住宿产品预订热度较高。休闲娱乐方面,棋牌麻将、KTV、电竞网咖等休闲娱乐方式深受欢迎,消费热度较高,带动四川农村休闲娱乐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57.2%。
“川货”网销火热
五粮液 竹叶青 千禾分别排名品牌首位
“双十一”期间,“川货”呈现火爆销售态势,川酒、川茶、川调网络零售额分别为90.5亿元、17.4亿元、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4%、17.8%、15.0%,其中川酒同比增速最高,川茶和川调同比增速亦高于全川整体网络零售额增速。整体来看,“川货”广受市场认可,品牌的集群效应不断强化。

川酒品牌中“六朵金花”表现良好,五粮液高居榜首;川茶品牌中,竹叶青最受消费者青睐,臻尖、赋雅轩、三匠等品牌紧跟其后;川调品牌销售增长势头不减,千禾、好人家、海底捞等品牌引领“食尚”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