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商函〔2025〕96号
赵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出台促进川菜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建议》(第14040855号建议)收悉。我们对您的建议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川菜发展,先后将川菜产业纳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重点培育,制定促进川菜走出去三年行动方案、川派餐饮服务业培育方案等专项政策文件。出台全国第二部支持地方菜系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从产业协同、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多维度推动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就您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川菜品牌建设
我省高度重视川菜品牌建设,着力构建川菜“公共品牌+特色美食+老字号”的品牌矩阵体系。一是大力培育公共品牌。实施“天府三名”(名菜、名厨、名店)品牌培育工程,发布了省级116道天府名菜、100位天府名厨和106家天府名店。其中乐山甜皮鸭、跷脚牛肉、钵钵鸡等6道乐山美食成功获评省级“天府名菜”,6家餐饮店和6名厨师分别获评省级“天府名店”“天府名厨”。二是支持地方特色美食发展。支持各地培育乐山味道、盐帮菜、东坡菜等特色美食品牌。全省评定22个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其中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成功获评,获省级财政支持资金380万元。指导乐山市市中区立足乐山美食优势,规划建设3450亩的乐山味道食品饮料产业园,已签约新希望西南预制菜产业基地等18个项目,推动乐山美食从“带不走”到“走向全国”。三是认定一批老字号品牌。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四川老字号”。全省现有“中华老字号”57个、“四川老字号”200余个。其中,认定乐山“苏稽”等2个品牌为中华老字号,“叶婆婆”等13个品牌为“四川老字号”,“嘉州飘香”等34个品牌为“乐山老字号”。
下一步,商务厅将加强名菜、名厨、名店的宣传推广,支持各地开展天府名菜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活动,把“天府三名”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支持川菜餐饮企业特别是老字号、非遗美食和特色小吃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乐山味道等区域美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关于强化标准体系建设
我省持续加强川菜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川菜高质量发展。一是注重标准体系谋划。商务厅会同省市场监管局,指导四川旅游学院牵头,相关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成立四川省川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每年召开工作会议,谋划提出川菜标准制修订计划。二是支持川菜相关标准制定。即将出台《四川省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暂定名)》,拟提出对牵头起草制定餐饮相关省级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并获批颁布实施的企业或单位,以及推动餐饮相关地方标准成功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分档给予一定资金奖补。三是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川菜烹饪工艺规范》和《川点制作工艺》2项标准已被商务部批准为国内贸易行业标准。《中国川菜特色常用食材选用规范》和《中国川菜餐厅服务规范》等9项省级地方标准已颁布实施,《海外川菜餐馆经营与管理规范》等一批项团体标准相继颁布实施。乐山市已发布甜皮鸭、钵钵鸡、豆腐脑等8道特色美食制作工艺规范标准。
下一步,商务厅将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川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健全川菜标准体系。支持围绕生产、加工、服务、营养健康和反食品浪费等,制定完善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相衔接的川菜标准体系。支持院校、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牵头起草制定餐饮系列标准,加强相关标准宣贯实施。
三、关于强化专技人才培养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我省持续抓好川菜专技人才培养工作,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夯实川菜学历教育。推动省内60余所院校开设川菜烹饪相关专业,形成本科、高职、中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格局。四川旅游学院学校建成川菜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川菜发展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部分学校结合地方特色美食设立“盐帮菜美食学院”“眉州东坡川菜学院”等,实现从传统“师徒传承”向“院校培养+师徒传承”复合模式的转变。二是实施川菜大师傅培训计划。人社部门将川菜大师傅作为五个省级技能公共品牌之一,支持开展省本级职业技能示范培训,依托行业协会、川菜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已累计培训川菜大师傅上万人次。三是开展川菜技能人才评价。结合国家职业标准,我省已开发一批川菜相关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并组织开展川菜产业领域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其中,乐山苏稽跷脚牛肉制作、钵钵鸡制作、甜皮鸭制作、麻辣烫制作等4项专业职业技能考核规范已出台。省级“天府名厨”兰明路成功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卢朝华、徐孝洪成功入选第6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川菜产业发展需要,有序推进新职业、职业标准以及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的开发力度,夯实川菜产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基础,持续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助力川菜产业领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四、关于强化产品出海
我省积极推动川菜及相关产品出海,拓展国际市场。一是支持川菜出口认证。支持市(州)统筹用好中央外经贸资金,对包括川菜在内的四川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和取得国际管理体系认证给予一定补贴。如,成都市对企业获得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发生的初次认证费用等给予5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作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出口国家超80个、年销量超亿瓶。二是搭建海外推广平台。利用“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活动,每年组织四川餐饮上下游企业参展香港美食博览会。2024年共组织60余家企业参展,达成意向合作超2亿元。其中,来自乐山的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公司已连续5年参展,魔芋相关产品年出口额4000多万美元。三是加大资金引导力度。会同财政厅等拿出真金白银,开展川菜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支持川菜重点企业“上台阶”。海底捞现有全球门店1400家,其中海外门店130余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发挥省级产业引导投资基金和“天府服保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作用,助力川菜产业发展。其中,省级奖补资金已投入1100万元,支持建设乐山味道食品产业园区,推动川菜产业集群化、国际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擦亮成都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支持乐山申报创建世界美食之都。加快川菜出海步伐,面向川菜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备案辅导。利用“川行天下”支持政策,鼓励川菜企业及相关调味品和食品企业赴境外参会参展、洽谈贸易、对外投资,拓展国际市场。
五、关于做好国际传播
川菜是四川亮丽的文化名片。我省一直将川菜作为讲好文化故事的重要手段,持续加强川菜国际传播。一是提升国际影响。连续7届举办世界川菜大会,同期举办川菜产业展、火锅产业展、川菜烹饪技能大赛等活动,集聚川菜产业资源,打造川菜行业盛会。指导行业协会建立评价体系,面向海内外开展川菜星级餐厅评价,2024年发布首批推荐餐厅名单20家,其中,海外川菜餐厅5家。二是运用新媒体推广。推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开设“川菜遇见总领事”等系列专栏,在YouTube(油管)和TickTok(抖音海外版)获大量外国网友关注点赞。会同省委台办开展“掌上蜀show·舌尖上的四川”两岸新媒体创拍活动,邀请两岸新媒体记者等50余人,走街串巷寻麻问辣,讲述川台两地因美食而交融的故事。三是强化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以“味美四川”品牌为统领,线下每年举办“味美四川”川派餐饮汇、川渝大学生美食文化季、成都国际美食嘉年华等活动100余场。线上在抖音、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设置活动专区,引流到店消费。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办好“味美四川”川派餐饮汇系列活动,支持乐山举办第十八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第八届世界川菜大会等重点活动。支持开办川菜专栏和专题节目,创作川菜制作短视频,充分整合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资源,依托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海外媒体矩阵,加强川菜文化的国际推广。
感谢您对川菜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特此答复。
四川省商务厅
2025年5月21日
(联系人:董铭;联系电话:83231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