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商函〔2025〕111号
温雪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四川对中亚地区文化贸易的建议》(第14040573号)收悉。我厅对您的建议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3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座谈会精神,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工作,围绕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战略使命,推动外经贸发展,促进与中亚地区经贸交流合作。2024年,四川省对中亚地区货物贸易61.7亿元,同比下降7.2%。其中,文化产品出口0.37亿元,增长47.5%。2025年1-2月,四川省对中亚地区货物贸易8.7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文化产品出口598.7万元,增长69.9%。文化贸易整体呈规模小、增长快、空间大的特点。
一、关于“优化对中亚国家文化旅游贸易结构”的建议
我省积极整合部门和产业资源,加力拓展对中亚地区合作,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等不断深化。
(一)深化与中亚国家商品贸易。2024年,我省运用“川行天下”市场拓展政策,支持四川制造、机械、科技、新能源、食品等领域34家企业参加中亚四大行业展、乌兹别克斯坦国际食品展等5场重点展会活动,达成意向合作超3.5亿元。3月, “川行天下·向西行”境外首站经贸促进活动先后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举行,省内整车及农产品贸易、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外贸新业态等领域80余家企业和境外近200家企业参加,签约贸易额累计达到130亿元。哈萨克斯坦来川主办的首场政府高层活动,即2024哈萨克斯坦—中国(四川)经贸合作大会在成都举行,川哈能源、农业种植与机械、食品加工、物流等领域100家企业开展经贸洽谈,达成多项合作。10月,“友好四川走进乌兹别克斯坦”活动在塔什干成功举行,省内100余种特色和非遗产品“走出去”展览展示,当地嘉宾对四川旅游、食品、医药产品等表达了合作意愿。此外,海关“一企一策”畅通文化产品出口“绿色通道”,探索“机坪直提”监管模式,高效保障三星堆等文物出入境参展。四川往中亚方向直飞客运航线、国际班列和跨境公路班车稳定高效运营,有效保障人员和贸易往来。
(二)推进四川与中亚双向投资。我省积极支持川企投资中亚。2024年,全省4家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投资183万美元,同比增长26.2%,主要涉及农林牧渔相关行业领域。同时,做好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行政学院院长萨塔洛夫所率高级公务员培训团访川活动,与该团座谈交流招商引资经验做法;会同外交部、我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和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等,推动哈萨克斯坦政要率团来川出席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邀请该国企业来川参展参会、投资洽谈。截至2025年2月,中亚五国累计在川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机构)30家,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4万美元,实现“零”突破。
(三)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我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艺术展览、艺术表演等形式,增进与中亚地区相互了解,减少文化差异障碍,为文化和旅游贸易在内的经贸合作奠定良好基础。例如,组织蜀锦、蜀绣、丝毯和川剧变脸、彩灯、杂技等赴中亚国家展览表演,支持省内出版社机构加大对中亚地区图书版权输出,促进与中亚文化交融。同时深化友城纽带建设,推动与中亚国家友好往来。2024年11月促成绵阳市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自贡市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帕斯特达尔戈姆区、都江堰市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乌尔古特市签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意向书或备忘录,拓展了我省与撒马尔罕州友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成功助推阿拉木图市代表团来川参加2024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促成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帕斯特达尔戈姆区区长于2025年1月率团访问自贡市,就深化彩灯文化、清洁能源、电气设备等领域交流合作达成共识。
下一步,我省将用好省对外开放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大力拓展与中亚地区外经贸交流合作,以参展参会、出访考察等形式,引导文化制造、信息软件、数字文创、灯贸、体育、旅行等领域企业抱团出海,全产业链式探索布局中亚市场,提升贸易规模。强化外资服务,常态化开展“进千企”、天府商务汇、天府投资汇、外资企业圆桌会等服务企业活动,运用世运会、进博会、中国—中亚贸易展览会、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赛事展会活动平台,拓展合作渠道,吸引更多中亚企业来川投资。用好四川文旅资源,深化友城建设,以“特色文化+名优产品”形式推宣四川,促进文化交融、共同发展。
二、关于“出台对新兴文贸业态布局中亚市场的支持政策”的建议
一方面,我省积极构建对中亚市场的“1+N”经贸政策体系。今年3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四川省对外开放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深耕中亚、西亚、非洲市场,推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整车等产品出口,扩大优质农产品、矿产、手工制品等产品进口,加强石油化工、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融入中吉乌铁路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在此基础上,加快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策精神,谋划出台省级政策举措。正在研究制定《四川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拟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旅行服务贸易、推动与中亚在内的“一带一路”国家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等内容纳入其中。即将出台的《四川省推动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将数字文创强链出海作为专题行动,同时支持国省文化贸易相关基地丰富“文化+”业态,打造数字文化藏品、动画漫画、主题潮玩等产品,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市场。此外,将中亚地区重要展会纳入“川行天下”市场拓展政策支持范围,并运用“外贸贷”“服保贷”等政策产品,支持川企拓展中亚市场。
另一方面,加力推进入境游发展。旅行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入境游是短板。2024年全省入境游规模26.1亿元,仅占旅行服务贸易的6.7%。伴随国际航线不断恢复、入境便利度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供应链持续修复,我省入境旅游市场快速恢复。省级出台《四川省促进入境旅游行动方案》《四川省进一步促进入境旅游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多项入境旅游政策,优化入境旅游服务环境,打通入境旅游各场景堵点,提升便捷度、舒适度。实施《四川省发展入境旅游激励办法(试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四川旅行社企业组织中亚国家游客来川旅游提供政策支持。
下一步,我省将用好外经贸和入境游发展有关政策措施,发挥好国家文化、数字和语言服务出口基地等载体作用,加力支持企业和行业商协会走进中亚、了解中亚、发现机遇,支持中亚企业和游客来川观光考察,推动我省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创意设计、跨境电商、商务会展等各类新兴文贸业态开拓中亚市场,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水平。同时强化对中亚市场的跟踪分析,适时优化调整有关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精准性、适用性。
三、关于“支持在中亚设置商协会组织,构建民间交流平台”的建议
我省积极发挥政府、群团、商协会等组织力量,构建与中亚地区交流合作平台,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建立联络网络,形成合作共识。去年以来,省对外友协先后与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关系和对外友好委员会、哈萨克斯坦国际文化和睦中心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携手在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旅游、经济、贸易和青少年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以民间友好事业助力中乌、中哈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推动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关系和对外友好委员会代表团访问四川,加深两会合作,初步就双方开展文博领域合作达成共识。组织中亚五国友好组织、留学生等走进南充、资阳等地,实地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省贸促会与哈萨克斯坦贸易政策发展中心总经理沃赛尔拜一行,就依托团组互访、参展办会等方式,推动四川和哈萨克斯坦工商界在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务实经贸合作达成共识,并率四川经贸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拜会该国6家重点经贸部门和机构,推动建立对话渠道。今年4月,成都市中亚经贸促进会在“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期间正式揭牌。
下一步,我省将推进与更多中亚国家对华友好组织建立联系渠道,加深四川国际商会、成都市中亚经贸促进会、成都服务贸易协会等商协会组织与中亚地区商协会的交流合作,发挥好商协会在政策宣传、业务培训、资源对接、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中亚地区华侨华人纽带作用,用好“友好之春”、“一带一路国际民间友好组织交流会”、“侨助千企万品出海”活动、“蜀一蜀二”沙龙活动等平台资源,组织更多中亚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商协会、企业和留学生代表等来川,通过政企对话、案例分享、需求对接等,务实推动包括文化贸易在内的各领域交流合作。条件成熟时,鼓励企业以市场化形式在中亚设置商协会组织。
四、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专项支持企业在职人员语言能力提升”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技能四川”等专项行动,培训群体更加多元、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一)针对“出台企业在职人员参加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言短期培训补贴支持政策”的建议,当前人社部门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目的是培养技能人才,如制造业有电工、焊工培训,现代服务业有民宿管家、电子商务师等。此外,技能培训的项目和内容设置需遵循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落实培训补贴政策需按照财政部、人社部相关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目前语言类培训暂未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畴,因此暂无法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二)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专项支持企业在职人员语言能力提升”的建议,近年来人社、商务、文旅、住建、民政等部门联合实施电子商务、文旅、建筑、康养等10余个领域的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健全完善“行业部门横向协调、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的联动共商机制,共同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近50万人次。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调研座谈,围绕加大培训政策对行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分领域制定培训计划等工作进行了沟通交流,将相关建议意见融入今年工作安排中,同时广泛征集社会面、各产业厅局、市州的培训需求,谋划2025年培训计划。文化和旅游厅通过走访企业、深入调研,基本摸清了小语种导游建设情况底数和问题症结,并于2月19日向省政府报送了《关于全省小语种导游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中六条措施正在有序推进实施。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健全培训体系,搭建政府、企业、院校、社会多方参与的资源整合平台,持续实施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领域专项培训计划,推动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四川技能品牌。优化政策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大力支持企业岗位技能培训,深化校企合作,着力推行学徒制,提升技能人才适岗供给。鼓励各地探索“技能+”培训模式,根据文化贸易市场需求,针对游学研学、数字文创、会展灯贸等领域,培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在培训中加入语言类课程,提高培训针对性。开展全省复合型导游人才(语种)培训,培养小语种专业人才,征集小语种专业人才志愿者,建立小语种导游管理平台,做好高峰期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临时调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旅行社合作服务,形成供需对接、精准匹配及跟踪反馈链路。
感谢您对我省与中亚地区文化贸易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函。
四川省商务厅
2025年5月26日
(联系人:向飞艳;联系电话:028-8322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