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四川服务消费市场升温明显。餐饮门店排起长队、热门景点一票难求、主题活动精彩纷呈……短短五天,四川服务消费充满了“火热”看点。
“五一”期间,四川省“吃住行游购娱”等线下旅游消费共发生46.4亿元、消费笔数超1100万笔,136家重点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7.3亿元、同比增长5.4%;全省共接待游客4365.28万人次、同比增长3.75%,数据显示,异地游客数占四川总消费用户数24.1%、消费占比达37.2%;全省80个消费新场景吸引客流超800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35亿元。
假日市场推动服务消费结构升级
服务消费顾名思义以服务交换为核心,存在于“吃住行游体娱”等日常消费领域,在假日期间更显生机与活力。
据第三方平台监测,“五一”期间,四川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1.7%,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3.2%。
据相关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四川游客在餐饮、住宿、景区、休闲等消费细分场景增势明显。其中,餐饮类环比增长128.1%、同比增长30.3%;住宿类环比增长240.3%、同比增长10.5%;景区类环比增长654.3%、同比增长12.21%;休闲娱乐类环比增长146.6%、同比增长24.5%。
服务消费多点开花,直观展现了四川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突出服务消费多样化与品质化,四川全省特色活动丰富多彩,推动文商旅体娱等领域加速融合。

(2025成都服务消费季 四川省商务厅供图)
在成都,开展2025成都服务消费季活动,已累计吸引客流30万人次;在自贡,再燃“彩灯经济”热度,推出“灯彩幻梦·奇境漫游”主题活动,中高端民宿订单量同比增长70%;在绵阳,推出全国首部宝莲灯题材实景剧《宝莲灯·仙海奇缘》,吸引客流15.29万人次……
情绪消费激发服务消费热情
餐饮消费作为假日“重头戏”,“五一”期间迎来井喷式增长。据第三方平台监测,节日期间,四川本地居民与游客需求叠加共振,堂食正餐、休闲饮品、风味小吃及外卖四大业态订单火爆,四川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7.6%。
助力消费者“惠”享假日生活,“五一”期间,四川狂撒节日福利。其中,成都引导重点餐饮企业,开展“票根换美味”活动;乐山策划“乐GO嘉州·乐享美味”系列美食活动;内江积极承接“荣昌卤鹅”现象级流量,组织参加“千年荣昌·2025年卤鹅非遗美食消费季”……全方位饕餮盛宴,四川以“美食+”抢占情绪消费的制高点。

(四川省“蜀里安逸”餐饮消费新场景——乐山张公桥好吃街夜市 四川省商务厅供图)
为假日市场增添动能,票根经济升温成为撬动消费的新支点,音乐节、舞台剧、脱口秀等消费场景掀起热浪,沉浸式体验让更多演出“流量”变“留量”。据第三方平台监测,“五一”期间,四川累计开展演出490场,话剧歌剧、曲苑杂坛、儿童亲子等类型演出尤为火热。
增强宠粉宠客力度,位于服务一端的文旅市场同样热闹非凡。“五一”期间,全省905家A级旅游景区五天累计接待游客3079.19万人次、门票收入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6%、13.46%。
优化供给加强服务消费顶层设计
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发展服务消费已然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四川优质的服务供给也让更多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
为充分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多部门正计划开展“跟着赛事品美食”“跟着美食去旅行”“跟着演唱会去旅行”等主题活动,致力于培育一批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
同时,围绕服务需求变化,不断开辟服务消费增长赛道。面向国际市场,不断擦亮四川服务贸易“金字招牌”,经过政策提能、平台提质、重点领域提速、市场拓展提效等举措,夯实服务贸易发展基础。
面向国内市场,聚焦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对餐饮、住宿、家政、会展、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重点商贸服务行业开展商贸服务业“千户培优”行动,增强政策护航,截至目前,四川已先后为川菜立法、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工程等。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