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商函〔2020〕297号
致公党四川省委:
贵委提出的《直面改革,促抓机遇,推动川派餐饮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1269号提案)收悉。贵委在建议中对川派餐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现状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在此表示感谢!我厅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征求了财政厅、四川省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省市场监管局等省级相关部门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川派餐饮既是我省“4+6”现代服务业体系中成长型服务业之一,也是一项民生产业,更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消费信心指数的体现,对于保就业、促消费作用巨大。2019年,四川省餐饮收入为3155.3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6%,在全国排名第五。今年受疫情影响,1-9月我省餐饮收入1663.7亿元,同比下降15.2%,较上月收窄2.1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降幅少8.7%,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
一、关于“切实落实纾困优惠政策”的建议
疫情发生以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电、房租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相当部分政策可适用于支持餐饮行业,有效期至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撤销。《提案》所提建议已得到采纳实施。
(一)关于电和房租
《措施》一是对参与生活物资保供的商贸流通和防疫物资等疫情相关生产的中小企业,由企业注册所在地政府按销售目录电价的30%给予电费补贴,省财政按地方政府实际补贴额的50%给予补助。二是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减免1至3个月房租。并鼓励大型商务楼宇、商场、综合性市场运营主体在疫情期间对中小企业减免年租金,各地可对减免租金的业主给予适度财政补贴。
(二)关于税收
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统一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征餐饮服务增值税等。同时,还研究出台了有针对性、阶段性的助企纾困政策,包括免征困难中小企业疫情期间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企业可申请延期缴纳税款等。今年二季度,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前期出台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至今年12月底。我省自行出台的助企纾困税收政策执行期限按不同政策分为2020年当年、2020年2月至应急指挥部撤销当月。另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延长至8年,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等政策也可适用于支持餐饮业。目前,相关政策正在贯彻执行,落实情况良好,具体结束时间将按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确定。
(三)关于五险一金
为减轻企业负担,我省出台了《四川省关于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期限的实施办法》,明确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以下简称三项社会保险)缴费政策实施期限。免征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的政策,从2020年6月延长至2020年12月底,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继续参照执行;减半征收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的政策,从2020年4月延长至2020年6月底。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继续缓缴社会保险费至2020年12月底,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以个人身份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缴费确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于2021年底前进行补缴。
(四)关于系列活动
为带动餐饮消费市场,我省发起“品味四川券动消费”系列活动,全省共有19个市(州)先后发放1.5亿元餐饮消费券,拉动消费超6亿元;2020成都熊猫国际美食荟、自贡“品盐帮美食”活动、“乐山味道”美食嘉年华等在全省掀起美食消费潮;商务厅还携手金融机构推出了优惠补贴、携手电商平台开展云端餐饮促销活动,并于9月29日至10月2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了2020“味美四川”川派餐饮汇活动周,共有来自20个市(州),400余家企业参加,展览展销面积2.6余万平方米,采取“1+20+N”的模式,以成都主会场联动全省20个市(州)及N个县(市、区)分会场,在全省推动开展系列餐饮促销活动,将从国庆、中秋持续到年底。据初步统计,活动现场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促成川派餐饮产销对接额上亿元,拉动全省消费超20亿元。
二、关于“强化资本供给,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建议
川派餐饮多为小微企业,近年来,为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用贷款规模,我省实施了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贴政策,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的信用贷款,由市县财政部门按照最高不超过年度新增损失类贷款额的60%给予风险补贴,省级财政按照市县财政实际拨付资金的80%给予市县财力补助。此外,我省还创新开展“战疫贷”,研究出台了《小微企业“战疫贷”实施方案》。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有效运用央行再贷款和政策性银行转贷款等低成本资金,匹配财政贴息和奖补,通过包括信用贷款在内的多种方式,定向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信贷支持,实际贷款利率降至4%以下。截至今年8月,全省已发放“战疫贷”约198亿元。
推出“一套”金融支持政策。3月5日,商务厅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中国银保监四川监管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我省餐饮企业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就授信、续贷、增贷、降息、降费等方面聚焦帮扶小微餐饮企业。政策出台后,工商银行四川分行推出“四川美食贷”创新融资产品,为数十家餐饮企业主动授信超千万,与老房子、大蓉和、南堂馆签订融资意向近4000万元;建设银行四川分行为四川川味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上百家餐饮企业新增融资超2000万元,利率水平4.52%,较正常利率降低50bp。据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各金融机构已通过新发放贷款、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减免利息等方式支持了20.2万户包括餐饮在内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金额达到6716亿元。
三、关于“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新兴业态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兴新“食”尚,培养文明用餐方式。推出“一份”倡议书。由商务厅倡导,省、市、县(区)40家餐饮行业协会倡议,全省近万家餐饮门店响应,推广“公筷公勺,中式分餐”。各地妙招频出,成都邛崃市推出了“文创公筷”,赋予餐具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绵阳市200余家餐饮企业举行推广“分餐制、公筷公勺制”承诺仪式;宜宾珙县安排了网格员进小区上门宣传,制作《宜宾市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H5小程序,开展倡议接力活动,有近3万人参与接力。
(二)开展数字化建设,打破垄断现状。此次疫情让更多的餐饮企业意识到发展线上餐饮的重要性,为打破数字餐饮行业垄断的现状,进入竞争机制,推动我省餐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转型发展,3月10日,商务厅印发《四川省商务厅关于抗击疫情推进餐饮业数字化建设的通知》,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服务链数字化升级、创新发展模式、改善营商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十二条举措,引导餐饮业创新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发展智慧餐饮、绿色餐饮。在疫情期间我省还推出“一批”本土的减免费平台,积极协调第三方平台为餐饮企业减免品牌入驻、配送服务费等,全省第一批共有1919吃喝等15个平台响应。我厅还协调饿了么平台在全国仅为四川一省将团膳佣金免费政策延长至6月30日。
(三)打造数字营商环境。一是鼓励餐饮企业自建互联网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建立自有品牌的网络公众号和会员系统,通过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二是借道其它平台上线。支持中小餐饮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设立“网上餐厅”和“网上餐饮超市”,推动“面对面”转为“线上购”,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成品菜,研发并销售已配料的半成品菜,进一步提高销售收入。三是第三方平台助力,鼓励第三方平台在新店流量曝光、流量渠道拓展和支持、平台费率等方面给予减免优惠。
四、关于“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打造世界川菜产业发展及文化中心”的建议
目前,我厅正在研究制定川派餐饮服务培育方案,并将征求包括经济和信息化厅在内的省级部门的意见,此方案将做进一步完善,报省政府批准后出台,规划建设川菜产业园将作为方案中的内容之一。我省将构建体现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川菜发展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化川派餐饮产业区域布局,推动餐饮、商品零售、旅游、健康养老、文化五大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打造一批集餐饮住宿、休闲文旅等为一体的“川菜小镇”“酒镇酒庄”“茶社茗园”。鼓励支持各地建设集境内外商品采购、营销推广、售后服务和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川派餐饮产业网络。自2018年以来,广安武胜县抢抓川渝合作机遇,打造武胜县火锅产业园,突出“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定位,发力打造以火锅原料种植、产品研发、仓储冷链物流、消费体验等为一体的火锅全产业生态圈,并于2019年底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麻辣火锅产业基地”称号。今年,泸州市正在争取中国烹饪协会评选的中餐特色美食地标城市。
感谢贵委对川派餐饮服务培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特此答复。
四川省商务厅
2020年10月27日
(联系人:杨溢,联系电话:028-83221772,18982296106)